您现在所在位置: 主页 > 合作案例

连接器

Connector

保险元件

Safety element

其他

Other

顶层设计怎样再上一层楼:亚美体育app最新版下载

发布日期:2024-10-16 07:08 浏览次数:
本文摘要:——退耕还林工程亟待吹响新号角系列报道之四中国绿色时报4月19日报道(记者吴兆喆)14年退耕还林,局部地区脆弱的生态明显好转,不再开荒就脱皮、下雨就流泥。

——退耕还林工程亟待吹响新号角系列报道之四中国绿色时报4月19日报道(记者吴兆喆)14年退耕还林,局部地区脆弱的生态明显好转,不再开荒就脱皮、下雨就流泥。这一退一还,让山河安澜。

14年退耕还林,1.24亿农民过上了奔小康的好日子,彻底摆脱了种一坡、打一车、收一簸、煮一锅的境遇,不再面朝黄土背朝天。当生态脆弱区经工程治理,呈现出山顶林草戴帽子、山腰梯田系带子、山脚库坝穿靴子的立体景象时,一个新的话题走入了人们的视野如果继续推进退耕地造林,怎样总结和肯定以往工程建设的成绩、有哪些问题应当引起重视、继续推进的顶层设计怎样再上一层楼?《中国绿色时报》记者就这些问题日前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原校长尹伟伦和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欧阳志云。民心所向,退耕还林让中国更美丽退耕还林工程是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典范!尹伟伦接受记者采访时,多次着重强调了这一观点。

尹伟伦的这一结论十分新颖,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途径很多,但他认为只有退耕还林工程才是典范。他分析说,农业结构需要调整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改善影响生态环境甚至牺牲生态环境的关键部位。

而坡耕地恰恰存在着巨大生态危险,水土流失、泥石流、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如果不加以修复,农业必将是环境恶化的趋势,从而限制农业经济的增长。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将25度以上的坡耕地退耕还林,使林木庞大的根系固土保水,不仅能稳定山体、减少自然灾害,还能为农民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使生态环境与农业发展有机结合,走出科学发展农业经济的道路。尹伟伦从大农业的视角做了进一步的阐释:退耕还林产生了一个新的产业链林下经济,使坡耕地形成了新的产业价值,进而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了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在尹伟伦的眼中,退耕还林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林业发展、社会进步的新的转折点,它促进了农业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安全相协调,使良田、良种、良法相匹配;它以星罗棋布的点状方式,弥补了其他生态工程条状、块状所照顾不到的地方;它改变了过去人们重经济、轻生态的观念,增强了生态文明意识。欧阳志云在生态服务功能方面做过大量研究,他通过多年研究的数据对比,更直观地再现了退耕还林工程对我国生态改善作出的巨大贡献。

数据表明,湖南省经过实施退耕还林,从1999年至2005年间,土壤侵蚀降低了30%,地标径流减少了20%;贵州省在退耕还林2-4年后,土壤磷素的流失降低35%-53%;甘肃省民勤县在2006年时,地面风速减少30%-50%,空气相对湿度提高15%-25%只要不耕,水土流失现象马上减少;只要不垦,植被很快恢复。欧阳志云说,这是实践的总结。此外,欧阳志云特别强调了劳动力转移对林木资源保护的重要作用。

他的研究表明,我国目前的薪柴砍伐,占森林生态压力的60%-70%。而退耕还林使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了城市,极大限度地减少了对森林资源的依赖。

由此可见,两位专家的观点相当一致,又分别以独特的视角和研究成果,证明了退耕还林工程的作用巨大、影响深远,并认为继续推进退耕地造林十分必要,会让工程效能进一步放大。胸怀大局,方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退耕还林工程走过的14年中,尽管也有不足,但肯定是瑕不掩瑜。当前,决策者、建设者和受益者们希望工程建设能在14年实践的基础上,搞好顶层设计,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退耕还林是林业、农业等多行业统筹兼顾、相得益彰的战略思考之果。尹伟伦认为,只有从大局出发,在继续推进退耕地造林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布下森林根系网络,确保林子长起来、绿起来,林下经济活跃起来。

尹伟伦建议,要设计高质量的森林结构,并在设计中考虑产业构建、经济效益推进的良法,使退耕地的产出不低于被作为农田的经济效益,不降低百姓的生活、收入;对于有条件的地方,应加快发展林下经济,针对不同区域的优势,构建林茶、林油、林药、林菌、林菜等新的产业模式;林业、农业、水利等多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实现生态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欧阳志云也给出了一系列的建议,继续推进退耕还林,既不能撒胡椒面,也不能把所有的问题全部装在生态这一个箩筐里。

科学规划是退耕还林取得实效的核心。要科学规划土地利用,严格根据立地质量评价,确定退耕还林地块,不能为追求单一的经济效益、政治利益而将生态保护型、生态经济型和农业经济型地块混淆;在树种选择上要做到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确保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协调发展。

同时,要明确国家目标和地方目标,不能将教育、医疗、公共事业发展等都装在生态的箩筐。民生需求是稳得住、能致富的关键。目前,退耕还林地的补偿标准还是2004年制订的,在未来发展中,要根据不同经济区域适当提高补偿标准,实行生态购买和生态补偿相结合的制度;要根据区域产业特色和市场需求,形成规模农业产业集群;要加强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增强农民谋生手段,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要根据劳动力转移的情况,出台与城镇化建设相匹配的政策,确保进城务工农民在城市里生活稳定;要根据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异同,建设相对集中的居民点,要让农民退下去、住下来。

科技攻关和推广是提升林地生产力的重要支撑。提高退耕地林木保存率、提升还经济林地产值都将是继续推进退耕地造林需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要加强科技攻关,探索适宜当地生态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良种、良法,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投入降下来、产值升上去,进而用产业巩固成果,实现由国家补血到自我造血的转变。结束采访时,欧阳志云坦言,退耕还林应以生态效益为主要目标,他不主张退耕地过多发展用材林,因为用材林和经济林生态效益远低于灌木和草地。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继续推进退耕地造林,决策者在政策设计时、工程实施中,须俯身下探、摸清底数,方能有的放矢、科学施政,才能使退耕还林工程为推进生态文明蓄积正能量,为美丽中国绘就新篇章。


本文关键词:亚美体育app,亚美体育app最新版下载

本文来源:亚美体育app-www.bm0514.com

020-88888888